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必念中文网

必念中文网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摆烂反派:从躺平上课开始苟命 > 第18章 怀疑

第18章 怀疑(1 / 2)

s第二天一早,王羽没有赖床。

他精神饱满,迅速洗漱完毕。

他给赵磊发了一条加密信息,附上了昨晚找到的大学、院系、实验室名称,以及那张团队合影中圈出的学生照片。

赵哥,帮我查一下这个实验室和照片里的人。

确认他是不是张浩。

还有,这个实验室最近在做什么项目,具体方向是什么。

越详细越好,注意隐蔽。

发完信息,王羽开始了他自己的工作。

他再次打开电脑,调出昨晚记录的信息。

他首先深入研究那个大学和院系的背景,这是一所知名工科院校,人工智能领域确实是其重点发展方向。

接着,他开始搜索那个特定的实验室。

通过学校官网、学术论文数据库、新闻报道,他试图拼凑出实验室的全貌。

这个实验室的导师是业内专家,发表了不少高水平论文。

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确实前沿,涉及深度学习、计算机视觉等领域。

王羽注意到,这个实验室近两年在一些国家级、行业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,尤其是学生团队表现突出。

这印合了赵磊提到的学生拼命。

他查找了这些获奖项目的介绍,发现很多都围绕着一个核心——如何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交互真实世界。

他特别留意了实验室的合作方。

一些是知名的科技公司,一些是新兴的创业企业。

他顺藤摸瓜,查看了这些创业企业的背景,发现其中几家与实验室的师生关系密切,甚至创始人团队里就有实验室的毕业生。

在这些信息中,王羽捕捉到一些关键词:新型传感器、实时处理、微型化设备。

这些词汇让他心中一动。

如果这个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、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设备,那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不一样。

他试图找到更多关于那个被他圈出的学生的公开信息。

通过姓名、学校、院系,他在学校的校友录、学院的公告栏、甚至一些技术论坛上搜索。

他找到了这个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:本硕连读,成绩优异,参与过多个科研项目。

他找到几篇该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发表的论文,研究方向与实验室的整体方向一致,但在某个具体技术点上似乎有所侧重。

王羽将这些信息与王建国给他的张浩的资料进行对比。

年龄、籍贯、教育背景,大体都能对上。

尤其是一些细节,比如爱好、曾经参与过的小竞赛,都在这个学生的公开信息里找到了对应。

结合那张照片的相似度,王羽越来越倾向于认为,这个学生就是张浩。

但他知道,这还不是百分之百的确认。

他需要赵磊从底层获取更可靠的信息。

他继续深入挖掘,试图找到更多关于那个潜在的不一样设备的线索。

他在技术论坛里搜索相关的讨论,在专利数据库里查找是否有该实验室或相关人员申请了新专利。

这个过程枯燥而耗时,但他乐在其中。

每找到一条新的信息,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一盏灯。

他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结果,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这场信息战中。

他开始理解,为什么王建国总是强调信息的重要性。

在这个时代,信息就是力量,就是先机。

到了下午,赵磊回了信息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