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莫两三日后。
一份名为《大唐周报》的报纸在长安贵族子弟、贵妇千金圈子火了。
作为大唐识字率最高、最有消费力的阶层,报纸这种刊物,在他们之间传播的最快。
尤其是当这《大唐周报》颇为有趣的时候......
那些整日闺阁中呆着的闺阁千金本就是无所事事,而这《大唐周报》又刊载了一则名为《西游记》的故事。
本来对他们而言,这故事也就跟那些志怪故事没多大区别,但是一读到这故事,顿时让他们饶有兴致起来。
毕竟石头里出猴子,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,尤其是这《西游记》开篇就直接引出猴子学艺,威震天下,只用了前三回,就将美猴王的意气风发写的淋漓极致,可谓是黄金三章。
彼时的唐传奇虽然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成熟的题材,有了多种类别,如侠义传奇、爱情传奇、神怪传奇、仕途传奇。
但是魏晋南北朝《搜神记》、《世说新语》影响深远,初唐时期还是以志怪小说为主,不过较为粗浅。
最重要的是,这些志怪小说都是以短篇为主,文中透出的大部分妖怪、仙神,都是听起来普普通通,毫无逼格。
而《西游记》就不同了,这石猴未出生就是天地灵秀,一出生就是风云初动,仙神齐齐瞩目,叫这些从未读过如此“爽文”的大唐土包子们一下子就爽到了。
最重要的是,从文中隐隐透出的浩大神话背景,让所有人读到此故事的人都看得出来,作者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神话观。
仅仅是数日功夫,《大唐周报》便彻底火了。
那些曾经因为好奇购买《大唐周报》的百姓们,意外发现自己买的《大唐周报》忽然“涨价”了,有人愿意以数倍的价格回收。
长安城内渐渐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。
贵族圈子里甚至有人高价悬赏《西游记》作者吴承恩,想将其请回去关在小黑屋里继续写。
不过待到那些耳聪目明、颇有手段的贵族打听到吴承恩最后的线索在毓德轩的时候,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。
又过了半个月。
连续第三期的《大唐周报》一经发出,几乎销售一空。
而此次第三期的《大唐周报》则是将百姓们阅读《西游记》的热情达到了一个高潮。
因为到这第八回“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”文中明确提到观音菩萨来到唐朝长安城内寻找合适的取经人。
其中还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离开金銮殿去化生寺上香,以及玄奘法师的身世,直接点明了故事发生在大唐。
要知道,无论是写什么文章,但凡是文人都懂得避讳的道理,几乎没有哪朝哪代的人会写本朝故事,都是以前朝为代指。
而这《西游记》则是直接点明了就是大唐,甚至在第八回附录“江流僧复仇报本”中开头便写道“话表陕西大国长安城,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。自周、秦、汉以来,三州花似锦,八水绕城流,真个是名胜之邦。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,改元贞观,已登极十三年,岁在己巳,天下太平,八方进贡,四海称臣”。
这一回更是读的不少人兴奋起来。
因为直接表明了故事情节就在贞观十三年。
要知道,虽然大唐并不以言获罪,但是前九回,什么蟠桃盛会,大闹天空的故事情节,已经隐隐有些暗示官场贪污、权力腐败的意思,如今直接点明贞观十三年,其中深意,已经不言而喻。
别的志怪小说哪怕敢用唐代背景,也绝不敢这么赤裸裸的写。
如此身临其境的写法,让许多人看的心潮澎湃,直呼这吴承恩胆子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