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必念中文网

必念中文网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诗词一万首 > 第769章 江淹《歌》

第769章 江淹《歌》(1 / 1)

江淹

曲台歌未徙,黄壤哭已亲。

玉玦归无色,罗衣会生尘。

骄才雄力君何怨,徒念薄命之苦辛。

曲台歌未徙,黄壤哭已亲。

玉玦归无色,罗衣会生尘。

骄才雄力君何怨,徒念薄命之苦辛。

《歌》赏析

这首诗围绕着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悲苦展开,通过反复咏叹与一系列意象,营造出哀伤无奈的氛围,传达出深沉复杂的情感。

一、整体结构与反复手法

诗歌采用了重复的结构,两次完整呈现相同的诗句。这种反复咏叹的方式,强化了情感的表达,如同不断重敲的鼓点,加深读者对诗人所传达情绪的感受。每次重复都像是对命运悲叹的加深,让读者更强烈地体会到那种无奈与哀伤萦绕心头、挥之不去的感觉。

二、意象营造与情感表达

1. 曲台歌未徙,黄壤哭已亲

- “曲台”常与庄重的礼仪、宫廷活动相关,代表着一种正常有序、甚至带有繁华意味的生活场景,“歌未徙”表明这种生活似乎仍在继续,歌声未停,维持着表面的平静。然而,“黄壤哭已亲”却陡然转折,“黄壤”指代坟墓,亲人葬于黄土,自己只能悲哭,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。这两句并置,突出了生命无常,繁华与死亡的强烈对比,表达出在看似不变的生活表象下,生命的巨大变故带来的悲痛,让人感受到命运突如其来的打击。

2. 玉玦归无色,罗衣会生尘

- “玉玦”在古代文化中有决断、决绝等含义,也象征着珍贵美好之物。“玉玦归无色”描绘玉玦归来时失去光彩,暗示曾经珍贵的事物、情感或理想,在经历世事变迁后,已不复往昔的美好,变得黯淡无光。“罗衣会生尘”,罗衣本是华丽的服饰,代表着美好的生活或形象,而生尘则意味着被搁置、荒废,美好不再。这两句通过具体意象,细腻地展现出时光流逝、美好消逝的无奈与悲哀,进一步渲染了命运对美好事物的消磨。

3. 骄才雄力君何怨,徒念薄命之苦辛

- 前句以反问起笔,“骄才雄力”塑造出一个才华横溢、能力出众的形象,按常理这样的人应能掌控命运、有所成就,不应有太多抱怨。但诗人反问“君何怨”,实则暗示即便拥有非凡才能,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。“徒念薄命之苦辛”则直接抒发主人公对自身命运的悲叹,“徒念”尽显无奈,表明面对命运的苦难,除了感慨别无他法,深刻地表达出无论个人能力如何,都无法摆脱命运安排的痛苦与无奈,深化了对命运无常的主题表达。

三、艺术特色

1. 对比鲜明:诗中多处运用对比,如曲台的繁华歌声与亲人逝去的悲哭,玉玦昔日光彩与归来无色,罗衣原本华丽与如今生尘,通过鲜明的对比,强化了命运变化带来的冲击与情感落差,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诗人所经历的世事无常与人生沧桑。

2. 意象传情:借助“曲台”“玉玦”“罗衣”等富有文化内涵的意象,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,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、无奈与对命运的感慨,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强烈的感染力。

解析

1. 曲台歌未徙,黄壤哭已亲

- 解析: “曲台”通常关联着宫廷或贵族的礼仪、娱乐活动,是繁华热闹且秩序井然之地,“歌未徙”表明这里的歌舞依旧如常进行,象征着外在生活表象的延续与稳定,仿佛一切都未改变。然而,“黄壤哭已亲”却如晴天霹雳般打破这种平静。“黄壤”指的是埋葬逝者的土地,意味着亲人已离世,只能对着黄土悲痛哭泣。此句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,一边是曲台歌舞的喧嚣繁华,一边是面对亲人逝去的沉痛哀伤,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残酷,让人深刻感受到在看似稳定的生活背后,随时可能遭遇巨大的变故与痛苦。

2. 玉玦归无色,罗衣会生尘

- 解析: “玉玦”这一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含义丰富,既象征着决断、离别,又因其材质精美,代表着珍贵美好的事物。“玉玦归无色”描述了原本光彩照人的玉玦归来时却失去了色泽,暗示曾经珍视的事物、情感或理想,在经历种种后已不复往昔的美好,如同岁月的侵蚀让其光彩黯淡,传达出一种美好消逝的失落与无奈。“罗衣”常代表华丽、美好的生活或身份,而“会生尘”则表示罗衣长时间被搁置,渐渐布满灰尘,意味着曾经的美好与繁华逐渐被冷落、荒废,美好不再。这两句通过对玉玦和罗衣状态变化的描写,细腻地展现出随着时间推移和世事变迁,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留存的悲哀,进一步烘托出命运对生活中美好元素的消磨。

3. 骄才雄力君何怨,徒念薄命之苦辛

- 解析: “骄才雄力”刻画了一个具备卓越才华与强大能力的形象,这样的人往往被认为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,达成目标,似乎不应有太多抱怨。诗人在此以“君何怨”进行反问,实则话中有话,暗示即便拥有如此出众的才华和能力,也依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,仍会陷入困境与哀怨之中。“徒念薄命之苦辛”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对自身命运的悲叹。“徒念”一词强调了无奈之感,表明面对命运的苦难,主人公除了在心中反复思量、感慨,别无他法来改变现状。此句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痛苦直白地表达出来,凸显出无论个人能力多么突出,都难以摆脱命运安排的残酷现实,深化了诗歌对命运无常这一主题的表达。

句译

1. 曲台歌未徙:曲台之上的歌声仍未停歇。

2. 黄壤哭已亲:对着亲人埋葬的黄土悲痛哭泣。

3. 玉玦归无色:归来的玉玦失去了往日光彩。

4. 罗衣会生尘:华丽的罗衣也将会布满灰尘。

5. 骄才雄力君何怨:有着杰出才华和强大能力的你又有什么可抱怨?

6. 徒念薄命之苦辛:只能空自感慨命运不好,生活充满艰辛。

全译

曲台之上的歌声依旧悠扬未停,我却对着亲人的黄土悲恸涕零。

归来的玉玦已失去昔日的光彩,华丽的罗衣也终将落满了尘埃。

拥有杰出才华与强大能力的你,又还有什么可抱怨命运的呢?

只能空自悲叹命运多舛,生活满是无尽的艰辛。

这歌声在曲台之上依旧飘荡,我依旧对着那黄土伤心断肠。

归来的玉玦光彩已然不再,华丽罗衣终究布满尘埃。

有着骄人才华与雄力的你啊,又有什么可抱怨?

只能徒然感慨命运如此薄幸,生活尽是这般的凄苦艰辛。

热门推荐